2025年11月20日科创板市场呈现“主线明确、结构分化”的特征,科创50指数开盘即震荡上行,截至当日收盘报1386.42点,上涨1.28%,成交额达89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大15%,资金对科技成长赛道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板块内新质生产力相关标的表现强势,半导体、AI算力、高端制造等细分领域涨幅居前,而前期热门的生物医药板块则小幅回调,整体呈现“强者恒强”的轮动格局。
一、指数与成交概况:量价齐升,资金入场信号明显
科创50指数今日走势稳健,开盘报1369.25点,盘中最低下探1367.81点,随后在半导体板块带动下快速拉升,最高触及1392.15点,最终以全天次高点收盘,日线收出带小下影线的中阳线,技术面呈现“突破短期压力”的积极信号。从成分股表现看,50只成分股中有38只上涨,8只下跌,4只平盘,上涨家数占比达76%,赚钱效应显著优于主板。
资金面呈现“内外资同步加仓”的特征。北向资金通过沪股通、深股通净买入科创板标的28.6亿元,其中中芯国际、工业富联两只权重股获净买入超5亿元;国内资金方面,科创板主题基金单日净值平均上涨1.12%,据基金申赎数据显示,近三个交易日相关基金累计净流入45亿元,资金对科创板的配置需求持续释放。成交额方面,892亿元的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6亿元,且盘中未出现明显放量回落,说明资金入场意愿较为坚定。
二、板块轮动:新质生产力主线领涨,细分赛道分化
今日科创板行情的核心主线集中在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板块内形成清晰的领涨梯队:
1. 半导体板块掀涨停潮:受十五五规划“强化新型举国体制”政策催化,半导体设备、材料及设计领域集体爆发。中芯国际收盘上涨4.25%,报68.3元/股,盘中成交额突破120亿元;寒武纪-U、中微公司分别以20%、15.68%的涨幅涨停,前者因AI芯片订单超预期,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后者则受益于刻蚀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最新订单金额达85亿元。板块整体涨幅达3.82%,12只个股涨幅超10%。
2. AI算力板块同步走强:工业富联上涨5.18%,报29.8元/股,公司披露三季度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5%,占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28%;中科曙光、神州泰岳分别上涨3.62%、8.95%,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的逻辑得到资金认可。板块内算力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等细分环节全面上涨,平均涨幅达2.56%。
3. 生物医药板块小幅回调:前期涨幅较大的创新药、医疗器械标的今日出现获利回吐,药明康德下跌2.15%,凯莱英下跌1.82%,主要因部分机构担忧后续医保谈判压力。但细分领域仍有亮点,细胞治疗板块的药明巨诺上涨3.28%,其新一代CAR-T产品进入临床三期,成为板块少数飘红的标的。
三、核心驱动因素:政策+业绩双轮支撑,资金聚焦高成长
今日科创板的强势表现源于政策与业绩的双重支撑。政策层面,十五五规划明确将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发展方向,提出“突破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为半导体、AI等板块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近期多地政府也密集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进一步强化板块利好预期。
业绩层面,科创板三季报披露完毕,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8.6%,显著高于A股整体8.2%的增速,其中半导体板块净利润增速达25.3%,AI算力板块增速达32.1%,高成长属性凸显。机构研报显示,2025年科创板全年净利润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估值与业绩的匹配度优于其他成长板块,成为资金加仓的核心逻辑。
四、后市展望与关注重点
短期来看,科创50指数已突破1380点的短期压力位,若后续成交额能持续维持在800亿元以上,有望进一步向1400点整数关口发起冲击。操作上可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政策确定性强的半导体设备、AI算力龙头,如中芯国际、工业富联等;二是三季报业绩超预期且估值合理的细分标的,如寒武纪-U、中科曙光等。
需注意的是,科创板个股波动较大,前期涨幅过高的标的可能存在回调风险,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追涨,优先选择“政策+业绩+资金”三重共振的核心标的。同时,晚间将公布的美国核心PCE数据可能影响全球科技股情绪,需警惕外围市场波动对科创板的传导风险。
(亚汇网编辑:章天)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