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发表港股策略报告称,预期今年南向资金累计流入约8000亿至1万亿港元,在面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预期恒生指数在基准情形下,不考虑盈利下调影响,对应恒指为20500点;在积极情形下,市场情绪修复至关税冲击前水平,恒指重回23000至24000点;在悲观情形下,企业盈利下跌7%,对应恒指18000至19000点左右。
报告指,年初以来约4个月时间,南向净流入规模达6040.8亿港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流入8078.7亿港元约四分之三,日均流入规模为去年的2.5倍。内地可投港股ETF资金净流入在3月创234亿港元纪录,4月至今接近350亿港元,背后或有不少散户借ETF配置港股。
考虑到当前主动偏股型基金1.5万亿港元规模,后续空间约750亿至1500亿港元,险资假设权益占资金比例升至15%,且港股占权益比例增至20%,并考虑新增保费,料年内有望带来约1500亿至2000亿港元增量资金。综合以上,年内相对确定南向增量料约2000亿至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约8000亿至1万亿港元。
中金又指,关税风险开启后,测算恒指在20500点计入了与2018年底相当的悲观情绪,如没有新增风险,可能在这位置震荡,随着关税不断加码已进入“非理性”阶段,市场已对关税本身数字逐渐“脱敏”,更多转向对增长实质影响,这与后续谈判进展与内地政策对冲力度息息相关。如关税谈判没有进展,维持在145%,而财政政策对冲力度弱于预期,或拖累港股盈利下滑10个百分点到负增长7%。
板块上,有科技支持且对出口敞口较小的互联网科技仍是主线,可与分红资产互相轮动;如财政能对冲,内需相关顺周期板块会有更好机会;出口相关板块敞口更大,来自美国收入占比更高的家电、电子设备、海运等需关注关税进展。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