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m神话渐行渐远! 新任CEO高举财务纪律 英特尔(INTC.US)技术复兴却遥遥无期

07月25日 08:33

亚汇网获悉,美国老牌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INTC.US)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 誓言在这家芯片制造商内部实行“新的财务纪律”,但他未能清晰地阐述如何让该芯片巨头在史无前例的AI热潮中重新变得更具竞争力,进而在先进芯片制程领域尽量追赶“芯片代工之王”台积电,并且市场未能从这位新上任CEO的言论中获悉如何在PC领域重夺主导地位以及如何在英伟达所主导的高性能AI芯片领域“后发制人”。

今年4月,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在他的首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告诉投资者,扭转这家陷入困境的开创x86架构的老牌芯片巨头将“需要一些时间”。但仅仅过了三个月,投资者的耐心似乎已所剩无几。虽然自3月陈立武上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的消息公布以来,英特尔股价上涨了约15%,但近期股价明显走弱,并且与其竞争对手相比显得黯然失色。例如,英伟达同期股价飙升近50%,AMD股价更是上涨了64%。

陈立武接替前任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出任英特尔CEO的消息曾一度令投资者兴奋不已。但随着时间推移,市场情绪逐渐转凉。虽然陈立武已开始削减成本,但他未能阐述英特尔曾投入大规模资源与半导体设备所聚焦的2nm先进制程以及2nm以下最前沿制程——18A与14A技术规划路径以及与这些最前沿制程相关联的营收与利润增长路径。

“18A”等芯片制造类别,既指英特尔规划的1.8nm级别芯片,也指英特尔所规划的3D chiplet先进封装工艺路线图。英特尔在去年的路线图曾显示,将比芯片制造领域的竞争对手“领先一步”实现18A制程节点,以及18A将使得英特尔在成本方面重新与竞争对手持平,然而陈立武掌舵英特尔之后18A与14A距离实现越来越遥远。

据了解,陈立武在业绩会议上表示,该公司将取消一些大型工厂建设项目,并对未来的支出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并称其前任领导下开始的投资“过度且不明智”,有分析师猜测这些被削减的项目可能与18A以及14A制程规划密切相关——毕竟陈立武在本次业绩会议上透露出“只有当客户大量下订单时,才可能计划围绕14A进行产能建设。

英特尔对第三季度的整体营收给出了高于华尔街普遍预期的预测,但对利润的预期则较为悲观,预计利润率将低于华尔街的预期。

市场自4月特朗普公布面向全球的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无比期待英特尔将受益于特朗普主导的“芯片制造回流美国”雄心壮志以及关税重压之下英伟达、AMD以及苹果、博通等科技巨头转向英特尔3nm、2nm以及18A与14A制程代工。

然而2025年迄今,英特尔似乎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市场期待的这两大英特尔业绩增长叙事未能兑现且英特尔所处现实离叙事越来越遥远,尤其体现在英特尔2nm及以下制程遥遥无期,市场开始猜测这些制程的量产时间线大概率从去年所预期的“领先于台积电推出”大幅延后至“远远落后于台积电”,甚至有可能遭遇陈立武无限期推迟。

18A与14A无限期延后?

在美东时间周四发布的英特尔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中,陈立武表示,该公司将取消部分大型工厂项目,并对未来支出采取更为保守的做法。陈立武称其前任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 发起的2nm及以下最前沿制程的巨额投资“过度且不明智”。

他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我并不认同‘只要你建好了,大客户们就会来’这种过于乐观的观点。”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英特尔的整体营收达到1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超过华尔街分析师们此前普遍预计的119亿美元。该公司Q2每股亏损 10 美分,而此前华尔街普遍预期为每股收益1美分。

英特尔管理层给出了好于预期的第三季度营收预测,但对利润的展望则较为黯淡。该公司表示,该季度的利润率将低于华尔街的预期,也许在第三季度只能勉强实现盈亏平衡,而华尔街分析师们此前预计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可能达到4-5美分。

陈立武对于利润以及18A制程的表态可谓令投资者们感到不安,英特尔股价在美股盘后交易中下跌约5%。截至收盘,该股今年累计上涨 15%,这与2025年大多数芯片股的表现相当,但英特尔长期以来竞争对手英伟达和AMD的股价表现更为出色。

这位新掌舵英特尔的芯片行业资深老将的重点似乎是整顿英特尔的财务状况,这项任务包括裁员数千人和大幅削减资本支出,而非市场此前期待的重振英特尔代工版图。该公司周四表示,已暂停的德国和波兰工厂建设项目将不再推进,位于俄亥俄州的先进制程项目也将大幅放缓进度。

陈立武在业绩会议上还表示,只有当客户大量下单时,他才会承诺为即将推出的18A或者14A新制造技术来大举建设产能,而不是“如果你建造它,他们就会来找你”。陈立武表示,英特尔今年将减少在新工厂和设备上的支出,并计划明年进一步削减这些预算。

今年3月就任首席执行官的陈立武承认,他仍需努力让公司在其多年以来的主要市场——即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CPU处理器中更具竞争力。他还在制定英特尔进军AI芯片行业(目前由英伟达全面主导)的计划。

英特尔表示,第三季度整体营收将达到126亿美元至136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计的数字处于该区间的低端。

今年以来,该公司受益于PC行业需求复苏,部分原因在于制造商们在关税生效前努力积累库存,第二大逻辑则在于AI PC驱动的需求复苏。然而,这家硅谷先驱的PC市场份额近年来不断被竞争对手们蚕食且未能重新夺回主导地位导致业绩增速萎靡,并且在努力打造先进制程代工业务(为英伟达、AMD等外部客户制造芯片)的客户获取方面陷入困境。

但是有分析人士担心,PC需求在关税驱动的强劲上半年之后将会放缓。该公司在上一季度(Q2) 业绩会议曾警告称,美国及其他国家报复性征收关税的威胁可能促使PC买家以及PC制造商们在潜在成本飙升之前匆忙备货。

大举裁员的步伐停不下来

英特尔表示,其裁员计划——首次披露于上一季度报告期间,将削减15%的员工。英特尔首席财务官Dave Zinsner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还预计通过自然流失和拆分业务部门进一步削减人员。

英特尔削减成本冲击员工队伍——公司目标是在年底前将员工人数削减至75,000人

这家芯片制造商的目标是在年底时将员工人数减少到75,000 ,比6月底时减少超过20%。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Zinsner表示,上一季度需求好于预期,因为经济大幅放缓或者衰退并未出现;但该公司意识到,一些需求可能源于消费者和企业试图避免关税。

“我们原本认为关税可能会在第二季度成为逆风,并进一步扰乱经济,”他表示。“但这些都没有发生。”

在第二季度,英特尔客户计算事业部营收约为79亿美元,高于73亿美元的华尔街平均预测。数据中心业务营收约39亿美元,而预期为37 亿美元。代工事业部营收约为44亿美元,与预期一致。

英特尔此前曾表示,计划今年将运营支出削减至约170亿美元,并在2026年进一步降至160亿美元。英特尔周四表示,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公司仍将在2025年实现进一步裁员目标。

新技术究竟何时来临?

陈立武的前任CEO盖尔辛格曾专注于扩大全球先进制程工厂网络,这曾是英特尔的关键竞争优势。他曾经制定了一项斥资数百亿美元的计划,旨在让其工厂再次成为业界最佳,从而迫使竞争对手们转而使用英特尔18A与14A制程作为独家的外部制造供应商。

陈立武在周四发给员工们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将在建设代工业务方面采取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方式。过去几年,公司投资过多、过早,而需求并不足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工厂布局变得不必要地分散且利用不足。我们必须纠正方向。”

目前,其工厂的最大用户是英特尔的内部设计团队。迫于3nm先进制程技术落后于台积电,英特尔的一些最佳PC与服务器产品组合现在包含由台积电制造的核心组件,这给公司的利润率带来了更大压力。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表示,一种名为18A的新生产工艺进展顺利,更具竞争力的芯片预计最早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从其工厂下线。随后推出的继任技术14A将随之而来,更适合吸引外部客户。

英特尔经调整后的毛利率——在扣除生产成本后剩余的销售额百分比,在第二季度约为30%,预计在当前季度将升至36%。这一水平接近英特尔芯片曾主导PC与数据中心市场时期的一半。作为对比,英伟达的毛利率超过 70%。

英特尔CFO Zinsner 表示,该公司尚未准备好推出与AI相关的下一代芯片。该芯片制造商正专注于开发适用于市场中未被彻底满足领域的产品。

Emarketer分析师 Jacob Bourn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归根结底,英特尔需要弄清楚如何才能从人工智能超级浪潮中获益。“一个基本的市场事实不会消失,”他写道。“全球对高性能AI芯片的需求持续飙升,英特尔必须在这一价值链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相关新闻

下载APP,查看更多新闻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