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网络谣言典型案例:涉及防汛、器官捐赠等

09月27日 23:39
第一起案件中,网民邹某为博取流量,在网络平台发布题为“惊悚!校园器官捐献惊曝光!校领导老师都参与了吗?”的帖子,声称福建福州和江西赣州的中学强迫学生签署“自愿捐遗体器官承诺书”。该帖配图经警方核实存在PS修图痕迹,且涉事学校均表示不知情。帖子发布后迅速引发热议,转发量超2万条,挑战社会道德伦理认知。牡丹江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调查发现,邹某为逃避追责故意虚构事发地点,其行为已构成编造传播谣言。目前邹某被行政处罚,相关谣言内容已清除。第二起案件发生在黑龙江七台河,网民李某在雨季防汛敏感期,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县防汛指挥部通知”,谎称“桃山水库将有百年一遇洪水,涉及下游多个乡镇”。经七台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核查,该信息纯属捏造,李某自行拍摄水库视频并编写文案,意图吸引关注。虚假汛情极易引发群众恐慌,干扰正常防汛工作。公安机关已对李某依法处罚并清理谣言信息。警方指出,两起案例均以“博眼球引流”为目的,利用公众对教育安全、自然灾害的关切制造虚假内容。造谣者通过PS图片、虚构官方通知等手段增强可信度,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亚汇网注意到,公安部还公布了第三起谣言案例。牡丹江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一则“提示电价调整了从6月1日起取消谷峰计价改成分段计价电费涨价了”信息在本地互联网平台传播,由于此信息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经查,姚某在明知该信息为谣言的情况下继续散布,导致大量传播。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其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公安部提醒公众:对来源不明的敏感信息应通过权威渠道核实,避免转发未经证实内容;发现谣言线索可向网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亚汇网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相关新闻

下载APP,查看更多新闻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