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走势:单日宽幅震荡,WTI原油收跌1.70%
10月1日国际油价呈现“先抑后扬再回落”的剧烈波动,盘中振幅超4%。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08美元,收于62.37美元/桶,跌幅1.70%;伦敦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下跌0.95美元,收于67.02美元/桶,跌幅1.40%。值得关注的是,WTI原油盘中一度因增产传闻暴跌至61.8美元/桶的近三个月低点,随后受中东局势零星扰动小幅反弹,但未能扭转颓势,最终抹去上周全部涨幅。
从季度表现看,WTI原油主力合约三季度累涨0.50%,但1-9月累计跌幅扩大至7.06%;布伦特原油三季度累涨3.25%,年内跌幅6.93%,显示油价在供需博弈中呈现“短期震荡、中期走弱”的特征。
二、核心要闻:三大事件主导市场情绪
1.供应端:OPEC+拟扩大增产,过剩预期加剧
据多名知情人士透露,沙特领导的OPEC+联盟正考虑在10月5日会议上进一步扩大增产规模,计划将11月产量提升至13.7万桶/日以上,超出此前公布的初始计划。这一消息成为压垮油价的关键因素,市场担忧本已宽松的供应格局将进一步失衡。
不过机构对实际增产效果存在分歧:RBC资本市场指出,除沙特外,伊拉克、阿联酋等多数产油国已触及产能上限,实际增产幅度可能远低于官方公布数字,预计实际新增供应或不足5万桶/日。而国际能源署(IEA)则在最新展望中强调,OPEC+持续增产叠加非OPEC国家产能释放,2026年全球原油将出现创纪录的供应过剩,过剩量或达每日200万桶以上。
与此同时,伊拉克北部中断两年多的原油出口管道于近日恢复运营,伊拉克北方石油公司总经理AmerAl-Mehairi确认出口正持续进行,这为市场新增每日40万桶供应,进一步压制油价。
2.地缘端:中东局势缓和,战争溢价消退
10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会谈后宣布,以方已同意美国提出的结束加沙冲突“20点计划”,这一进展使中东地区长达近两年的冲突迎来和平曙光。由于中东地区贡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原油供应,市场此前计入的“战争溢价”加速消退,成为油价下跌的重要推手。
俄乌冲突方面,SaxoBank大宗商品策略负责人表示,俄罗斯原油出口未出现实际中断,当前日均出口量仍维持在800万桶以上,地缘风险对油价的支撑作用已基本失效。
3.机构展望:高盛看空至50美元区间,IEA预警过剩风险
头部机构对油价前景的悲观预期进一步强化市场空头情绪。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仍在进行战略囤油,但全球需求增速放缓与供应增加的矛盾将主导市场,预计布伦特原油2026年可能跌至55-60美元/桶区间。
国际能源署(IEA)与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观点一致:EIA上调2025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速预期7万桶/日,下调需求增速预期8万桶/日,预测全年供需过剩173万桶/日;IEA则将2025年供给增速预期上调20万桶/日,供需过剩局面进一步加剧。
三、市场影响:商品货币承压,能源股同步走弱
油价下跌对关联市场产生连锁反应:美元/加元汇率当日上涨0.32%至1.3610,因原油出口占加拿大GDP比重超10%,油价疲软直接压制加元汇率,与此前加拿大央行对能源行业的担忧形成呼应。
美股能源板块同样承压,标普500能源指数当日下跌1.8%,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股价分别下跌2.1%和1.7%。分析指出,油价持续低于65美元/桶将导致美国页岩油企业盈利下滑,预计四季度页岩油产量可能出现环比下降10万桶/日的调整。
四、后续焦点:OPEC+会议与库存数据成关键
10月5日OPEC+正式会议将成为短期市场风向标,若会议确认扩大增产,油价可能进一步下探60美元/桶整数关口;若因产能限制下调增产规模,或引发空头平仓反弹。此外,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将于10月1日22:30公布原油库存数据,市场预计可能结束此前连续两周的下降趋势,若库存增加超100万桶,将进一步印证供应宽松格局。
总体来看,10月1日原油市场被供应过剩预期主导,地缘风险降温加剧了跌势。短期内油价仍将处于“增产传闻压制+地缘零星支撑”的震荡区间,但中长期看,IEA与高盛的看空逻辑若持续兑现,油价下行压力难有实质性缓解。
(亚汇网编辑:章天)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