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7月15日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主题,分享了他们的创业故事、行业洞见与未来展望。
在五位企业家的分享里,“创新突破”“责任担当”“发展信心”成为高频词,勾勒出中国民营经济砥砺前行的生动图景。
以创新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全球科技浪潮与产业变革,五位企业家不约而同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聚焦颠覆性技术领域,其公司研发的高性能四足及人形机器人技术指标全球领先。他相信“跟通用AI一起的通用机器人必将成为未来科技的主流路线”,并预测未来3到5年,人形机器人应用将加速拓展至服务业、家用、工业场景,甚至拓展至危险场景、救援救灾场景中。
星河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刘百奇透露,公司正研制可重复使用的大型火箭“智神星2号”,基本型运载能力达到20吨,捆绑构型运载能力达到60吨。通过模块化组合和复用技术,可大幅降低航天发射成本,并向智能化、航班化迈进。
“扛起科技自立自强责任,这是新时代建设者的硬核担当。”九州通董事长刘长云表示,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医药行业,“以科技为核心的转型是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创新同样是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魏桥创业”)董事长张波分享了数智化赋能的实践:公司的纺织板块已建设了十几座绿色智能化工厂,能耗降低40%;铝板块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AI技术引入电解铝工艺,用“智慧大脑”替代人工经验判断,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能耗。
“创新有无限可能。”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以羊绒产业为例,讲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创新。该集团在草原牧场设立顶尖实验室,开展气候土壤研究、种山羊的种群保护及科学养殖;在制造环节,成功规模化应用国际前沿的微生物染色技术,完美保存羊绒天然品质,增加产品的生态附加值。
王臻强调,发展的核心在于融合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
以责任担当践行家国情怀
企业家的格局不仅在于创造利润,更在于对国家、社会与民生的深切情怀。
绿色转型是传统制造业的时代责任,张波对此感触尤深。他提到,魏桥创业将山东20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转移至水电丰富的云南,变“煤电生产为水电生产”,并大力发展再生铝。“铝可多次循环使用,再生能耗仅为初次生产的5%。”7月9日云南第二个绿色铝基地投产,成为他心中“大有可为”的标志性事件——既降碳减排,又带动西部工业发展,实现社会、企业和百姓共同发展。
刘长云则讲述了九州通“不计成本”服务基层的坚守。他回忆在新疆送药时,从公司出发送到客户那里花了将近一天时间,有些地方需租马匹甚至肩挑背扛。基层订单分散、金额小、配送难,加上基本药物毛利低,从成本角度来讲公司常面临亏损。但九州通20多年来在全国建了400多个现代化物流中心,在偏远地区建立办事处,基层配送人员达5000多人,坚持投入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配送效率。“满足基层百姓医疗需求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刘长云说。
以发展信心拥抱广阔未来
五位企业家对中国民营经济的未来表现出坚定的信心。政策支持、市场潜力与时代机遇,共同构成了他们的底气。
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是信心的基石。刘长云直言“政策给力”: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支持,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力度是空前的,而且宏观政策因势调整,力度在不断加码。
刘百奇特别提到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新政——科创板设科创成长层并将商业航天纳入第五套标准,“商业航天创业者都欢欣鼓舞”。他深切感受到国家越来越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共同推动了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
巨大的市场潜力提供持久动能。刘长云表示,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近5万亿元,随着健康消费升级,将进一步扩容。刘百奇引用数据称,未来10年将有数万颗低轨卫星进入太空,“给火箭这种特殊的太空运输工具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王兴兴则观察到,机器人行业上半年“增长速度非常快”,科技发展趋势显著。
面对当前的逆全球化趋势,企业家们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王兴兴回应关税与供应链问题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他倡导发挥各国优势协作推进技术进步,“全球共赢是可以达到的”。
从王兴兴的机器人前沿探索、刘百奇的太空梦想追逐,到张波的绿色铝业转型、王臻的温暖产业打造、刘长云的基层服务坚守,五位企业家以创新为舵、以责任为锚、以信心为帆,在新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他们的实践印证,当企业命运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当科技创新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民营经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不竭动力。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